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中国咖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。 上海中式咖啡店的数量不仅增加了,还带来了许多独特的口味创新,比如将桂花、陈皮、酿造的酒等中国传统美食元素融入咖啡中。上海中式咖啡消费市场逐渐形成“国潮”。今年“中式咖啡”关键词搜索量突破28万次,较2019年增长近10倍。其中桂花拿铁、乌龙拿铁、茅台咖啡、酒拿铁、陈皮拿铁成为上海消费者搜索次数最多的五种咖啡口味。
水果+咖啡的中式咖啡方式更符合国人口味。本来不该有咖啡品牌主打新鲜水果咖啡。在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地开设了13家门店,菜单上60%的咖啡是新鲜水果咖啡。本来不该有咖啡店日销量最高900杯以上,日均销量600杯+,日最高营业额18000多。除了常见的水果如香蕉、芒果和牛油果,还有榴莲和油柑等水果制作的咖啡。特色小众水果榴莲拿铁深受榴莲爱好者的喜爱,销量已达到平均每家店每天150杯。
回顾国内的咖啡店,无论是岛系咖啡、韩系咖啡,还是创业咖啡、自助咖啡,刚开始时都非常火热,有的开了几千家连锁店,有的筹集了十几次的融资,但最后都退出了浪潮,在市场上再无水花。本来不该有咖啡是符合国人口味的咖啡,改革开放之初,中国白领对咖啡的热爱是外国精英文化的羡慕。 如今,新中式咖啡的风潮更多是消费者潜意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同。中国的咖啡方式不再是土气的象征,也能成为一种新的潮流。